北京报道, 成立一年的中粮国际对中粮集团寄予厚望。 最近, 它迎来了一位新教练。 7月18日, 中粮集团宣布任命马特·詹森为中粮国际首席执行官。 整合中粮集团海外业务, 包括来宝农业等重要资产的中粮国际, 在中粮集团的国际并购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而杨帅的上任也向外界透露, 中粮集团将深耕公司 在海外发力, 中粮农业与中粮国际的整合也将步入正轨。 7月18日, 中粮集团官网发布新闻稿, 确认中粮国际宣布任命马特·詹森为CEO。 同时, 马特·詹森将继续担任中粮农业首席执行官。 事实上, 早在前一天, 中粮就在海外发布了消息, 并明确指出, 这样安排的背后是中粮农业与中粮国际的整合。 中粮发布此消息后,

业界不解, 中粮国际为什么要聘请外国人担任CEO? 据报道, 马特·詹森在农业领域拥有 25 年的经验。 2015年5月起任中粮农业CEO。曾任ADM集团高级副总裁、ADM集团全球油籽事业部总经理、ADM集团首席风险官。 官方的。 此前, 路透社5月报道称, 作为中粮农业CEO, 他在美国举行的投资者会议上表示, 许多美国农业公司希望与中粮农业合作, 扩大在中国的销售。 换句话说, 它从一开始就是一家中国公司。 去年5月, 中粮集团与中投公司合作成立中粮国际控股公司, 利用该公司打造综合性国际农产品交易平台。 据了解, 中粮国际控股成立后, 中粮集团将持有中粮国际控股81%的股份, 中投公司将持有19.9%的股份。 其中, 中粮将其持有的来宝农业和荷兰粮食贸易商尼德拉的股份注入中粮国际控股。 时任未离任的中粮集团董事长宁高宁提出要把中粮建设成为全球农产品市场的重要企业。
        他表示, 希望中粮成为国际化企业。 他还表示, 中粮计划在北美拓展业务。 业内分析人士表示, 中粮国际的成立是对中粮集团国际贸易资产的整合, 使中国能够从海外市场获得更多粮食, 减少对国外农产品贸易商的依赖。 此外, 中投对控股公司的投资也暗示了中国加强食品进口管制的愿望。 现在, 收入的增加、饮食的丰富以及耕地和清洁水的短缺, 预计将在未来推动中国的农产品进口。 据《华夏时报》记者了解,

中粮国际的主要职能是控制上游粮源和农业生产。产品贸易能力与中粮在中国的下游加工配送网络紧密相连, 打造全球产业链。 它去年的销售额约为 169 亿美元, 在 29 个国家拥有 10, 000 名员工, 在不同地点拥有 45 项农业相关资产, 年销售农产品 4700 万吨。
        “全球市场正在发生重大变化, 中粮国际有机会为新兴市场提供服务, 成为全球农产品公司。
       ” 马特·詹森在上述简报中表示, “非常感谢中粮国际董事会同意我们的发展计划, 我会尽最大努力实现目标。” 与中粮农业整合大幕拉开, 对于新教练的上任, 中粮集团总裁、中粮国际董事长于旭波评价, 马特敏锐的市场洞察力, 带领中粮农业提升经营业绩。 农业一体化问题已作为企业发展蓝图中的重点议题提上议事日程。 马特·詹森的上任, 除了与中粮农业业务整合的目的外, 也体现了中粮拓展和做强海外业务的信心。
       众所周知, 目前, 中粮正在打造 国际大粮商。近年来 rs, 中粮在国际粮食贸易中频繁进行收购, 包括向来宝集团的农业业务投资超过30亿美元, 收购陷入困境的尼德拉的大量股权。 不仅如此, 近日外媒还报道称, 中粮正试图在加拿大和美国寻找机会, 以便获得北美粮油业务出口。 根据中粮的规划, 中粮将与中粮农业、尼德拉进行资产整合, 到2019年实现整体上市。今年3月, 国务院国资委官网披露了具体内容 《中粮“十三五”发展规划》:中粮“十三五”要实现三个目标:打造全产业链的国际粮商大商, 保持国有控股的主体地位。 资本投入国家粮食安全, 成为市场化、多元化、专业化的现代企业。 2020年实现营收7500亿元, 利润总额150亿元。 成为国际化全产业链粮商, 是中粮的第一目标, 也是发展目标。 中粮集团指出, “目前, 中粮集团总资产超过4500亿元, 已经是全球前四位的粮商。未来五年, 中粮集团将进一步完善全产业链, 提升综合竞争力 为中国人打造国际化的大商“粮商”。